中文      English

物理场医疗装备中心

磁电耦合物理场效应及先进磁性材料在医疗康复技术中的应用

学术带头人

Profile Picture
杨金波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
  • 国际稀土永磁材料咨询委员会委员
  • 国际IEEE磁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中子散射协会常务理事
  • 中国电子学会磁学分会高级会员

主要从事新型磁性功能材料结构与物性关系的研究,在磁材料的新现象和新效应研究、新一代永磁材料的探索与开发、磁电材料的多物理场调控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主持国家大科学平台——北京大学高强度中子衍射谱仪的设计和建设,开展结构与磁性相关的中子散射研究。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863项目等重要课题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受邀在多部英文专著中撰写章节,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引用超过8000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际稀土永磁与先进磁性材料及其应用杰出成就奖(2021年),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德国洪堡奖学金等奖励。

项目介绍

本项目面向国家新材料与生物医药领域重大需求,希望打破国外在 MRI、磁性纳米机器人医疗领域的材料技术垄断,获得面向 MRI、磁性纳米机器人和磁场非药物干预治疗应用的新型高性能稀土基磁性材料和装置,具有可调的磁学性质、优异的力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旨在开发小型化、高性能化和实用化的基于 MRI 诊断、磁性医疗机器人治疗和磁场康复理疗相结合的一体化生命健康应用的医疗平台,探究磁性材料在肿瘤诊疗、炎症治疗、抗菌止血及创伤修复等领域的应用,获得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稀土磁性材料科技应用的原始创新能力。

团队介绍

杨应昌 / 院士

杨金波 / 教授

刘顺荃 / 高工

杨文云 / 高工

徐庆 / 高工

北京大学应用磁学中心

北京大学应用磁学中心正式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磁学教研室,依托介观与人工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结合我国资源特点,重点研究稀土金属4f电子和过渡族金属3d电子的特性,研究3d-4f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条件和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有应用价值的新型磁性材料。近十年来,为了迎接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心还致力于多维度磁性和输运等物理特性的研究,并发展磁性材料在新能源、高频电磁与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    地址: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庆路47-5A   邮箱:pkuocean_weihai@pku.edu.cn   电话:(0631)591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