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新能源与材料工程中心

学术带头人

Profile Picture
甘子钊

甘子钊,1938年4月生,物理学家,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主要致力于在凝聚态物理的前沿研究。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的结构物理、晶界物理、非平衡超导电性研究;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件(HTC SQUID)的制备工艺、物理研究及应用的原理研究;MgB2型超导体研究;固态储氢材料研究与应用和新奇物理探索研究,并力求把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起来。

项目内容

项目面向“3060”国家双碳(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发挥大学智库优势,协助国家推进能源转型。集中开展固态储氢材料研究,材料在制氢、储氢、氢储能等多方面有显著优势,已完成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生产小试实验,设计开发多套新型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原理样机和固态储氢材料通用测试台架,已结合应用场景正向研发出多种型号新型镁基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以满足实验室科研、教学等需求。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正在与军科委、装发等单位联合研发新型氢动力系统。

  

  


项目团队

北京大学应用超导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北京大学低温教研室,依托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与介观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超导材料机理与实用化研究、氢能应用研究等,并于2022年初在中心下成立新能源转化实验室,聚焦新能源领域研究,推动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科技成果落地。近年来,中心张焱、马平、杨涛等工作人员首先在国内发展了基于聚焦He-FIB工艺技术的超导约瑟夫森结器件研制,同时发展镁基固体储氢材料研制与应用,以及固氮制冷技术探究和液氢温区MgB2超导线研制等原创性、基础性工作。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    地址:威海市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庆路47-5A   邮箱:pkuocean_weihai@pku.edu.cn   电话:(0631)5911898